撿起你眼前的海星 丟向大海
作者:Lucy Chen 2012-4-12
嚴長壽總裁喜歡的故事: 撿起你眼前的海星 丟向大海~~~
一個拿著柺杖的老人在沙灘上行走時,看到一個小女孩不斷的撿起東西往海裡丟去. 老人好奇的走向小女孩問到: “小朋友 你在打水漂嗎?”
小女孩回答: “不是的 .爺爺. 退潮了,很多海星沒有跟著潮水下去, 等到明天太陽一升起, 他們就會被陽光曬死. 所以我撿的是一隻隻的海星, 把他丟向海洋而已 ”
老爺爺看盡人生百態, 哈哈大笑說: “小女孩, 你真是太天真拉 , 你看看, 這海岸線有多長, 再看看留在岸上的海星有多少,你一隻一隻撿. 憑你, 你認為你可以改變岸上所以海星的命運嗎?”
小女孩沒回答, 靜靜的又撿起一隻海星往海裡丟後說 “爺爺, 我知道我能力有限, 沒辦法改變岸上所有海星的命運, 但當我撿起一隻海星, 把他丟向海洋的時候, 我知道我已經改變了這隻海星的命運.
親愛的朋友 我們沒辦法改變所有海星的命運, 但當我們都願意低下頭來撿起眼前的這隻海星, 把他丟向海洋的時候, 我們的環境, 我們台灣, 我們的醫療環境會更加的美麗. 只要你也願意灣下腰, 撿起眼前的哪隻海星. 運用眾人良善的力量, 儘管不容易, 但也不絕望.
總裁說: “從事服務行業, 金字塔階層應該是倒過來的, 也就是主管們要在最下層, 一線員工在最上層, 主管要幫前線的工作人員準備好最無後顧之憂的環境, 讓他可以安心上戰場, 服務客人 . 該給的 都要為他們. 要想到 他們, 這些員工才能提供優質服務”
如果你~~ “醫院的主管” 也認為醫療是一種服務, 請你們給我們一線的工作人員, 無後顧之憂的環境, 讓我們有能力且願意提供優質的醫護品質”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想一想 台灣社會怎麼對待醫護人員
想一想 台灣社會怎麼對待醫護人員
對於護理人員離開醫院護理環境或從事醫美工作的現象, 台灣人民不需要驚訝.
或許問題只會越來越突顯. 台灣的環境確實是這樣的.
很多百姓抱怨國家管理政策,健保制度問題, 醫院高層控管成本問題. 或者報怨少數告醫師護理人員的病人家屬. 其實這都只是冰山一角.
我們忘記SARS的歷史教訓, 台灣百姓如何無情的對待醫護人員.
SARS結束那年, 在台大舉行一場國際護理研討會. 來自台灣, 香港, 澳門, 新加坡的護理人員都來分享照護經驗. 當香港和新加坡護理人員開心分享, 說明醫院是怎樣收到大量鼓勵 加油 打氣的卡片 鮮花和水果同時. 台灣護理人員卻是哭訴著如何被醫院遺棄, 被社會隔離, 然後還要勇敢挑起社會責任.
新加坡護理人院秀出照片中, 是醫院大廳中央堆滿了一個山丘的蘋果和花束, 掛了滿滿的加油卡片, 這是百姓送來給醫護人員增加免疫力,表達感謝並加油打氣得.

當護理人員寄予厚望,伸長手要傳紙條給記者,請求幫忙時. 記者說 “ 再出來一點, 再出來一點”. 隔天報紙上出現的畫面是~~ “護理人員衝出封鎖線”.
某家醫院的督導說著, 護理同仁被房東要求搬家, 被鄰居隔離…….總總無情對待. 坐在同一區的台灣護理人員大家邊說邊哭.
這個畫面只有我們自己能感同身受吧. 那些因為照護SARS病人而染病的醫護人員, 時過境遷.現在誰還記得他們?
那一年,某病房被歸畫為負壓隔離病房, 督導把該病房護理長叫到辦公室, 說明醫院決策後又說: “就你們病房的護理人員輪班去照顧病人就好了, 如果疫情控制下來,到時候沒什麼病人, 之後你們病房的護士小姐會欠工時很多, 還要還工時, 所以不用關其他病房”.
護理長當下盤算單位人力就10多個護理人員, 要先分兩批人, 還要分成三班或12小時班. 萬一其中有個護理人員成了疑似感染個案, 其他同批或接觸過這名護士的人也都要隔離起來, 那剩下的護理人員要怎麼撐. “這怎麼對……..”,
她心想單位裡的小姐那個不是父母的心頭肉, 有的孩子還小, 有個剛出校門不久, 有的才結婚,萬一那個出事,要怎麼對家屬交代. 疫情還在燒, 督導心理想得卻是欠工時數 .0X0X0X………
阿長心急加氣憤, 擔心真的是這樣定了案, 心想反正豁出去了, 臉綠的拍桌, “如果是這樣人力安排, 那你直接叫我們家小姐去死就好了阿”…………. 當下,面對下屬的犯上, 督導臉更鐵青.
越過督導, 護理長E-MAIL了台大, 榮總,和 其他醫院護理人力的編排方式給主任, 這是他打電話請教在其他醫院工作大學同學得知的結果.
信中說明著 “這是其他醫院經過照護病人經驗後, 討論出來的分式, 為什麼我們不直接參考, 難道還要用錯誤嘗試方法再去找其他好方案” ………
後來, 這家醫院投入更多護理人員去照護訓練, 只是疫情慢慢控制下來, 護理人員果然欠工時數很多, 疫情結束以後, 該單位護理人員到急診或其他病房支援, 還掉欠醫院的工時.至於那個拍桌犯上的阿長, 對人生做了不同的規劃, 有計畫的離開醫院轉換人生跑道.
一個在銀行上班從事信用卡行銷的朋友告訴我, 他每個月只要邀到30個人辦信用卡,薪水就有5-6萬, 這兩年都沒失手過, 護理站是他很常去的地方, 護理人員大多很有愛心, 他只要去請護理人員幫一下忙, 就會有人辦卡. 所以他日子過的還算愜意.
我心理想, 護理人員學了一堆 生物 化學 生理 藥理 病理 心理 解剖 微生物免疫 生化 各科護理…..專業知識和實習. 畢業後, 考上執照進了醫院, 要輪三班, 像機器鐵人跑來跑去還把屎把尿8-10小時, 看醫生,病人, 家屬, 主管臉色, 不知道有沒有5-6萬勒.
大多數的台灣的護理人員還是善良, 認份的奉獻, 付出. 出了國才知道台灣的護理人員能力真的很棒, 其實我們要的也不多, 合理的工作量和休息, 讓我們有繼續下去的環境.
台灣你做得到嗎? 許我們護理人員一個友善的工作和社會環境?
台灣同胞你做得到嗎? 給我們護理人員多一些微笑 支持和鼓勵?
想一想 台灣社會怎麼對待醫護人員...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