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影響更多的人:專訪張志華醫師

影響更多的人:專訪張志華醫師


記者:陳泠慧(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第一個發起臉書串連推動醫療改革的急診室醫師
  
急診室:另一個病入膏肓的病患
  
      病患擠滿醫院走廊,幸運的病人還有病床能躺著,運氣較差的必須坐在輪椅上打點滴,甚至自己拉著點滴架找地方休息。救護車仍然持續送來病患,檢傷護士無法再找到空床安置病人,甚至連輪椅也用罄,只能要求救護人員將病人連同擔架一起留下來。醫師們穿著工作服而非打著整齊的西裝領帶與白袍,來回穿梭在各種病患之間:吃壞肚子、發燒、被蟲咬、心情激動想哭的婦人、生命跡象不樂觀需要插管的病患、車禍重傷正在大量失血,需要緊急手術的命危病患……這裡不是發生重大災難事件的緊急醫療場所,而是全台灣急診室每天上演的真實狀況。
  新光醫院張志華醫師如同上述的每一位急診專科醫師一樣,一次上班約十二個小時,在這十二小時中,他必須不斷搶救生命危急的病人,卻也要面對其他生命跡象穩定的輕症病患們不耐煩的抱怨,前者處理稍有不慎可能斷送一條寶貴生命,或者惹上天價賠償的醫療糾紛;後者則是威脅投書媒體或是投訴醫院「醫師態度不佳」,無論哪一種,這十二小時中,張志華醫師都必須繃緊神經應對。
  時間一到,張醫師將擠滿急診室的病患交給下一位急診醫師,由他面對另一個緊繃的十二小時。下班後,並不是張醫師放鬆的休息時刻,他打開電腦著手醫治另一個病入膏肓的病患:急診室與台灣醫療環境。

台灣第一個利用Facebook串聯來引領醫療改革的社群活動
  
  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 The Lancet於2011年6月刊載了一篇名為:Facebook use leads to health-care reform in Taiwan的專文,討論台灣急診專科醫師如何利用Facebook串聯來引領醫療改革,不但是台灣第一個透過社群網站發難醫療問題的專頁,也是全球首例透過社群網路的醫務管理,張志華醫師正是該Facebook專頁的發起人之一。
  急診室擁塞現象已久,卻長期不被政府有關單位重視,追根究柢,健保整體結構問題是主因。台灣健保提供價廉質優的醫療服務,低廉的醫療費用使民眾不論大病小疾,一律往醫學中心跑,排不上長長的掛號人龍,便轉往急診,將急診視同「不用排隊的門診」,造成醫學中心無論門診或是急診,都呈現壅塞現象。再者,健保給付的畸形,使得急重症醫護人員嚴重流失,中小型醫院無法支撐,紛紛關閉床位或將急診改為安寧病房、健檢中心,以上兩者相互作用,惡性循環,形成今日台灣醫療的困境。「急診室是整體醫療環境的縮影。」張志華醫師一針見血指出台灣急診室的困境,見微知著,台灣醫療環境正在走向崩毀。

急診室暴力事件頻傳下 熱血醫師摧生「搶救急診室」

  張志華醫師與其他醫院急診的醫護同仁們,原本就會在私人的Facebook社群裡討論各種急診室問題,去年過年時恰逢有幾則與急診室暴力相關的新聞*,促使張志華醫師與另外兩位同仁考慮是否成立一個Facebook專頁,公開討論急診室議題。然而,成立一個公開的Facebook專頁,讓一般民眾參與討論醫療議題,卻等於挑戰了醫界長期以來的慣例。
  醫界習慣的作法是當醫師對醫療環境或議題有意見時必須透過醫師公會或是各個專科醫學會,一層一層地反映上去,但是很多時候意見卻是石沉大海。然而急診室各種問題沉痾已久,亟需社會大眾的關注,因此張志華醫師與其他志同道合的醫界朋友們,決定透過Facebook的影響力,將醫療困境與問題拋向社會大眾。這群不同於白色巨塔頂端的基層醫師們,褪去白袍,走入人群,希望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力量,抓住發言權。即使面臨各種正反面聲音,張志華醫師也樂觀看待這個現象,相信台灣是個民主社會,能夠包容不同的意見,而且有討論就有人氣,醫療困境才能夠獲得民眾的注意。事實上也證明,「搶救急診室」Facebook專頁的成立,在聲援恩主公醫院林憶直醫師被毆打一事上,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

*三峽恩主公醫院急診室醫師林憶直遭毆打事件


走上風頭浪尖 面臨醫界新舊二代意見交鋒
  
  「搶救急診室」Facebook專頁的成立挑戰了醫界慣有的運作模式與申訴管道,自然引來了許多的來自白色巨塔正反兩面的聲音。張志華醫師表示「搶救急診室」受到了許多基層醫師的肯定,但也承受許多醫護人員負面的情緒,畢竟急診室的沉痾已久,大家都有很多的壓力,「搶救急診室」自然也成為了許多急診醫護同伴宣洩管道。
  此外,醫界前輩們也不是很贊同「搶救急診室」直接將輿論訴諸社會大眾的作法,因此「搶救急診室」等於同時承受了來自醫界上下的壓力,這是張志華醫師認為最辛苦的地方。張志華醫師認為身為醫界的一員,走了體制外的作法,雖然「搶救急診室」得到了一定的成效,基層醫界終於有了發言權,但是也承受更大來自於體制內的壓力,醫界前輩相繼媒體發表與「搶救急診室」訴求相反的看法,對這群熱血醫師們打擊不小。
  台灣過去行醫環境比較單純,病人也較尊重醫師的專業判斷,不會像現在一樣,常常以「告醫生」要脅,張志華醫師認為醫界前輩不一定能夠理解現在新生代醫師面臨的壓力。當兩代醫師之間產生隔閡時,前輩們的發言倒是凝聚了年輕一代醫師的士氣,然而無論新舊二代,都是現在惡劣醫療環境的受害者,與過去的行醫條件與今日不可同日而語。

名利之外,影響更多的人
  
  「追求名利、權力,目的是什麼?那只會影響到自己,沒什麼意義,我希望能影響更多的人。」張志華醫師談到支持自己推動「搶救急診室」的信念時,語氣沉重,卻又帶著一絲希望。
  每年大學放榜,媒體總是爭相報導高中醫學系的優秀學子,在台灣,這群披著白袍的醫師一直被認為是社會金字頂端的一群人。在今日醫療崩毀的景況下,張志華醫師與同伴們可以選擇放下手術刀,拿起肉毒桿菌、玻尿酸的針筒,注射在愛美女性的臉蛋上,拿到更多的報酬,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但是他們選擇留在醫療的前線挽救病患生命,並且同時挽救崩毀中的台灣醫療環境。另一方面,要從嚴密的白色巨塔中作出這番改革,張志華醫師與同伴們背後承受的壓力外人無可想像。
  「上帝怎麼帶,你就怎麼走,我相信每個人存在都有他的意義。」身為基督徒的張志華醫師分享了支持他在龐大的工作壓力下,還挺身出來推動醫療改革的背後信念:「我希望能夠影響多一點人,影響他們去思考正確的方向、做正確的抉擇。」不只是崩毀中的台灣醫療需要更多的人去思考正確的方向,張志華醫師與他的同伴們,成為一種典範,整個台灣社會都需要更多勇氣與信念,影響更多的人,為未來思考正確的方向,做正確的抉擇。

(取自張志華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jack119.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