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

又是醫學教育的錯嗎?

又是醫學教育的錯嗎?

◎ 作者:阿蒙

當「血汗醫護、四大皆空、人才外移、醫療糾紛」這些問題的媒體曝光度逐漸提高,護士們上電視接受政論節目訪談的時候,或許大家心中會升起一點希望,期待社會輿論能夠逐漸開始檢討我們的醫療體制問題。

當這些消息又和醫學美容或醫療糾紛的新聞前後連結,成為「平衡報導」之後,一種陳腐的聲音又出現了:醫學「教育」出了問題,醫師的「價值觀」出了問題,不願意救命,醫術不精,才會整天被告。

許多人都忽視了「媒體」正是最大又最有影響力的「教育機關」,它比全部的學校或社會團體或者醫師們苦口婆心說破嘴的效果加起來還大,大到無法估計。醫學美容和醫療糾紛不斷增加,確實是事實,這類的新聞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它將醫療「平凡化」或「除魅化」─ 醫師也會不見得在救命,醫師也會被告。

但是,誰可以以此聲稱現代醫師醫術不精?誰可以以此聲稱現代醫師沒有醫德?這是不是部分人的觀感所聲稱的「社會觀感」,進而導致普遍流行的觀感?我們是否把媒體教育的現象,當成了真實世界?人以為自己在理性的看電視,事實上已經被電視機給吸收了。

台灣醫師本來就不是神,造神本來就是不對的,但是台灣醫師是人,不是賤人。

那麼,真的是醫學教育的錯嗎?

我很好奇,社會上有什麼東西和「教育」或「價值觀」沒有關係。沒錯,教育可以提倡倫理,法律可以處理道德,但是我們有沒有真正的「面對問題」?在人云亦云之前,我們能不能花更多的時間和心力,拋開太多的情緒影響,理智的好好看清他們的樣子,以及我們自己的樣子?

我們不該再催眠自己,這些就是「亂象」,習慣就好,我們更要努力的看清現象。立委知道要幫少數特權份子關說病床,卻不知道要幫「全部人」關說,要幫所有的病人和所有的醫護人員關說。我們不能跟他們一樣,再繼續獨善己身,也不能鄉愿的相信政府將會改善。我們長期欠缺社會批判的思考工具,以及社會參予的觀念與具體途徑,我們必須要不斷並且持續的發出的聲音,做出行動,形成穩定又言之有物的力量,逐漸改變社會,不只是點放式的小社論,這對於體制來說無關痛癢。

在改革的路上,有理論家,演說家,和實踐家,這些人永遠在思考和努力。我們要持續讓火燄燃燒下去。